股市升跌與港人強積金財富息息相關
原刊於2019年3月21日,《文滙報》評論版
近日積金局公佈,去年本港強積金的整體回報下跌9.6%,除貨幣市場基金(保守基金)錄得0.6%輕微升幅外,其他基金皆報跌,尤以股票基金的表現最差,跌13%。
筆者自去年首季起,在不同媒體如個人的網上投資通訊及投資講座等,一再提醒讀者,今番牛市已於1月29日的33,484點見頂,股民宜於高位減持股票或含股票類的資產,如基金或強積金的持有人,宜逐步減持增長型基金,即股票比例較高的基金,轉投入低風險或保守基金。事實證明此一策略正確。
10年後退休者可長揸增長型基金
港人應如何打理自己的強積金?積金局的統計顯示,自2000年計劃成立以來,本港眾多基金類別中,以股票基金的表現最佳,年均回報達4.3%,跑贏其他基金類別。作為中長線投資,上述基金的持有人可考慮買入股票比例較高的增長型基金,有兩種可行的策略:
甲,買入增長型基金長揸至少十年或以上,如持有二、三十年,期間不作任何調動,亦不理會大市的波動。此一策略,適合不懂投資或不想操心理財的人士。其中以強積金持有者最合用,因計劃規定如無特殊原因,他們要到65歲才能提取相關供款出來用,例如年輕一輩及中年人,距離65歲還有二、三十年的時間,何不把資金泊入回報較高的增長型基金內滾存?
但需注意的是,若然閣下將於10年內退休,需管理風險,預早留意市況,在大市升至相對高位時,逐步沽出增長型基金,轉投入低風險基金,如以債券或現金為主的基金,鎖定利潤,因為閣下快要將基金套現,用作退休用。
此一策略,亦可套用於公積金上,若閣下尚有十年以上才退休,可全數持有增長型基金,讓公積金滾存。
乙,另一種策略為,按股市的升跌周期來買賣增長型基金,此一策略適用於有時間及具金融知識打理自己戶口的人。
股市具「均值回歸」的特性,即牛熊交替。一個股市周期可能橫跨若干年。以港股為例,一個牛市周期可為時5至7年,一次熊市則往往於兩年內見底,若長於兩年,為超級熊市,過往甚少發生。
今年不宜貿然增持增長型基金
投資者宜在相對低價吸入增長型基金,最佳時機為大跌市或熊市滿地鮮血之時。吸入後宜耐心持有,例如持有四五年,若然有跡象顯示牛市行將見頂,宜起碼沽出一部分或全部增長型基金,轉投入低風險基金。
例如,今番牛市始於2016年12月底的21,448點,升至2018年1月底的33,484點,大升11,996點,升幅達56%。若然去年初持有人沽出增長型基金,其回報應十分理想。到股市大跌或熊市見底時,再吸回同一隻基金,會發現該等基金的價格較沽出時便宜了很多。各位可到自己的基金公司網站,查看所持基金每個月的歷史價格,可看出端倪。
如何鑑別牛市行將見頂?請留意以下四點:
1、如指數在長期走勢圖上的頂部區域扯上扯落,乃是牛市升近頂的大派發型態。
2、如指數在上方拋離250日移平線達40%或以上,大市已十分超買,距離越遠越超買,投資者可考慮趁高回吐。相反,大跌市時,有機會跌離該線30至40%或以上,此時則可考慮吸入。
3、詳細察看一些領導性恒指成份股的走勢,因它們市值大,股價基本上跟隨恒指上落,變相決定了大市的升跌。若然不少重磅藍籌股的股價,已由熊市的底價狂升若干倍,為大市行將見頂的徵兆。
4、市況熾熱,成交大增,如日均成交量逾1,000億元以上,反映有大量股份於高價區間轉手,即從大戶戶口轉移至街外人手上。完成派發後大戶飽食遠颺,不少股份會跌得面目全非。
今年會否牛市重臨,目前當然無法確定。個人認為機會不大,蓋客觀環境不就,世界及內地和香港經濟增長放緩,中美貿易爭拗,美國的利率去向及縮表進程等,都阻礙牛市重臨,因此強積金及公積金持有人不宜貿然增持增長型基金,還是保守一點較划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