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7月19日星期五

文章分享-政治市︰醞釀時或升 爆發時急跌

目前國際政治風雲密佈,如中美爭拗、香港的「修例」風波、歐洲議會選舉及英國脫鈎等,政治對股市的影響,不容忽視,各位宜居安思危。這篇文章有點參考作用,當然不一定準確。

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      *

政治市︰醞釀時或升 爆發時急跌      
原刊於《信報月刊》,「張公道投資智慧」專欄,20197月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港股最近一個反彈大浪,恒指由去年10月底的24540點,反彈上今年415日的30280點,升幅為23.4%,為時五個半月。其後向下調整,暫時最低跌至64 日的26671點,基本上等於回落調整前升幅的0.618 比率(26732點)。今番港股為政治市,現為徘徊待變的格局。後市會走向如何?

一直以來,政治事件對股市的影響甚難測,但有若干脈絡可一談。過往很多政經事件在醞釀期間或爆發前夕,股市都會有一段時間上升,到事件果真爆發,才大跌下去。適逢今年為1989 年六四事件的三十周年,下文茲以此事件作說明。

1989 4 15 日( 當天為清明節),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病逝,群眾遂到天安門廣場聚集以悼念他。在一些學生領袖的領導下,事件漸演變成「民主」運動。要求政府懲治貪官、開發新聞自由、言論自由。其時國內多個城市皆有集結活動作聲援,而且有工人參與,包括上海及廣州等地。4 26 日,《人民日報》發表社論,把是次運動定性為「動亂」。5 13 日,學生要求改動426 社論的「動亂」定性,開始在天安門廣場絕食。

5 15 日,天安門廣場已聚滿了人,人數達數十萬,學生由全國各地蜂擁而至。當天,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訪華,歡迎戈爾巴喬夫的儀式被迫在機場舉行。520日,北京市部分地區實施戒嚴。5 21 日,軍隊向北京進發。6 4 日,天安門廣場清場。

六四清場 恒指四日暴跌22%

值得留意的事,六四事件醞釀期間,大市仍在升,恒指由1988 10 4 日的2415 點,躍升至1989 5 5 日的3309點,大升37%。但「六四」清場後,恒指卻由1989 6 1 日的2689 點急跌至1989 6 5 日的2093 點,短短四個交易日內暴跌22.2%

再看今日港股。恒指自2018 1 月底升上33154點的歷史新高後,受到多個政經事件打擊,市況每況愈下。其中包括:

其一,美國加息為港股回落的催化劑。美聯儲分別於2018 3 月及6 月加了兩次息,每次加0.25厘,令港股於去年首季開始大跌,最低跌至201810月的24540點,由1月的高位起計大跌25%。(縱然彼邦於去年12 月也加了一次息,加0.25厘,但是次加息對港股影響不大。)

其二,中美貿易戰。美國於2018 年第二季,首次提出與中國的貿易問題,主要因為多年來中國對美國享有龐大的貿易順差,每年達四千多億美元。亦因如此,中國自2000 年入世之後,積聚了大量外滙儲備,現時成為全球最大的外滙儲備國,達三萬多億美元。

中美貿易談判乃由2018 3 月開始,期間港股十分波動。例如,美國政府於2018616日公布了對華商品徵稅的清單,恒指則於2018 6 19 日(端午節假期後),以大裂口形式跌穿30000點的重要支持位。

又如,201876日,美國正式對價值340 億美元的中國商品,加徵25%關稅。2018 9 18 日,美方又再宣布將加徵25%關稅的中國商品範圍,擴增至500 億元,受消息拖累,當天的恒指跌落26648點。

其三,今年6 4 日起,香港又有大事件,數以萬計的市民聚集遊行,起初尚無暴力事件發生,但至612 日「反修訂逃犯條例」的遊行,卻演變成「暴動」,多名市民及警察受傷。事件發生翌日,恒指跌落26825點。

宏觀今番的政經大勢,請留意以下各點:

中國自2000 年加入世貿後急速崛起,國力突飛猛進。略論如下:一)中國積存了世界最大的外滙儲備,經濟實力雄厚。

二)國內的科技及製造/建造等技術,發展一日千里,逐漸追上甚至超越西方國家水平。例如,中國現為世界工廠,所出口的產品種類及品質皆不斷增加及提升,由早年的初級或工序較簡單的產品(如衣服、皮鞋及紡織品等),發展到出口較複雜及先進的產品(如通訊設備及手機等)。近年中央又提倡「中國製造2025」計劃,可見其進一步強化本國製造業的決心。

加上,近年中國的基建技術有顯著的突破,如高鐵、高架橋樑及公路、海港及跨海大橋,以及能源設施如電廠、電網及水力發電站等,凡此種種基建技術,以前一向由日本及西方國家所壟斷,中國近十多年卻以後進國旳身份開始加入競爭,而且大量介入,自然令不少國家擔心原本的生意被搶掉。

三)中央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的「一帶一路」策略,不但輸出上述的產品及勞務,還輸出中國文化。因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,內需市場龐大,其影響深遠,例如,世界上很多產品,開始需要照顧華人的口味。此等商業潛在的影響力可化為外交及政治的影響力。

四)「一帶一路」策略將大大有利人民幣走出去,變相鼓勵其他國家接受人民幣,並持有作為外滙儲備及貿易媒介之一。

中國如此崛起,無疑令美國擔心自身的政經一哥地位受到威脅。但若然今番中美貿易談判最終談不攏,演變成兩國全面交鋒,對環球經濟及股市的影響將非同小可。目前兩國正處「合則兩利,鬥則兩傷」的境況,宜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下解決問題,這樣對各人都最有利。

例如,美國政府於今年55日,宣布進一步擴大對華商品加徵25% 關稅的範圍,總額擴增至2500億元。翌日,恒指以大裂口向下急跌,由29678 點大跌至29384點,該裂口迄今仍未補回。試想若然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,屆時會否對處於高位的美股以及環球經濟造成衝擊?

若中央對港強硬 恒指跌穿去年底

觀乎雙方紮硬馬的態勢(尤其在香港),如反對派強硬到底,例如務必癱瘓香港,或作不合理的要求,如要求某位特首下台,中央政府必會強硬回應,稍後恒指跌穿去年10 30 日的24540 點,恐不可避免。 (618日完稿)

(網站:www.stocks-energy.com

2019年7月9日星期二

專家近日大力推薦黃金的啟示

本欄自今年1月起已多次提及,今年黃金可看好,如跌至12501300美元可考慮吸入。

金價從20188月的1160美元低位反覆回升,暫時最高升至近日的1439美元,為20135月以來的最高價,20135月曾見1488美元。近日有大行唱好金價,說今年底金價可見1500美元或1600美元,認為現水平可吸入,又是不炒高不推薦。

從長期走勢圖看,過去20年金價升穿1500美元的日子很短,1600美元是多年的頂價水平。金價由1160美元,大升至1439美元,於10個月內大升24%。目前並非買入的好時機,宜待金價調整回落時,如跌至1370美元附近的水平,才考慮吸入,作分散投資用。



此外,近月不少專家認為可考慮買領匯(823)收息,但從過去15年該股的走勢圖看,目前股價正處於歷史高位,過去一年迭創新高,此時是否買入的好時機?根據均值回歸理論,此時並非好時機。


資料來源:www.aastocks.com

2019年6月25日星期二

 文章分享:最近一年港股邪氣十足     散戶不易賺錢
原刊於《信報月刊》,6月號,「張公道投資智慧」專欄

港股的宏觀大勢,前一個大跌浪恒指由去年1月的33484點,大跌至去年10月的24540,共跌8944點。然後反彈上41530280上升23.4%,即反彈前跌幅的0.641。其後反覆回落,暫時最低跌至514日的27925點,一個月內下跌2355點,跌幅為7.8%。從種種跡象看,今次大反彈可能已經見頂,現時展開中期調整。如此市況,散戶應如何自處?

過去一年,本欄一再指出,2950033484點為恒指的最頂部區域,由去年10月的24540點展開的大反彈,升進該區後將面臨重重阻力(打和沽盤的壓力),此時入市衹宜短炒,不要騙自己是長揸。短炒者若要與大鱷共舞至最後一,即一直持貨至股市大崩圍前夕才離市,需密切留意市況,若然發現大市不妥行將大散之時,必需果斷止賺或止蝕,「跳車逃亡」。

但實上要做到「跳車」並不容易,以今番大市為例,本欄一再指出,若然大市跌穿50天綫,為重要的跌破訊號,此時宜考「跳車逃亡」。今次恒指乃於56日的一週跌破該綫,若然查看該週每日的大市發展,會發現「跳車」之難:

56 日大市開始露出頹勢,當天成交特大,達1372億元,並以大裂口向下跌穿50天綫,全日大跌872點,為惡性抛售之象。57 日,恒指又彈升154點至29363點,並重返50天綫之上,給人印以為大市有機會守得隱。然而,58日大市再次跌穿50天綫逾300點的距離,該綫正式失守,反映港股大勢已去,今番大反彈可能已經見頂;58日應是「跳車逃亡」的最後時機,否則會被綁。結果59日又再以裂口急跌,收市大跌692點,收於28311點,要「跳車」談何容易?

此時「跳車」需面對複雜的心理因素:由高位起計,很多股份已下跌15-20%或以上,投資者必需忍痛低沽才能走貨。但絕大部分股民都有一個陋習,購入股份後,要虧蝕便不捨得,故歷次大跌市見底時散戶多滿手蟹貨,到滿街便宜貨,最宜入市之時,却已無膽量或資金入市。

有一個較可行的方法:計算賺蝕時宜從整體投資組合看,而不要著眼於個別股份的賺蝕上,即是若然閣下在大市玩上之時,投資組合共賺了100 萬元,到最後關頭作壯士斷臂式的沽售,可能需蝕回70萬元,但帳面上仍賺30萬元,此時宜全身而退,全部套現。

然而股民亦需面對另一個心理障,今番大市的走勢古靈精怪,忽上忽落,這次急跌乃由政經事件(美國突然宣佈加徵中國關稅)引起,之後會否因為中美貿易談判氣氛轉好,大市急彈升一、二千點?此時股民的心情確實忐忑不安。

此外,今番港股有特殊情況,很多股份的升跌週期大異,令市況十分詭異。

一、強勢股。一些股份如騰訊(700)、平保(2318)、港交所(388)及中海油(883)等,股價已大升並升至極高水平,目前價位距離歷史高位不遠,部份早已升回一年均價之上,而且在上方拋離兩年、三年及四年的均價甚遠,例如,騰訊 (700)現價為374.00元,一年均價為347.30元、兩年為354.95元、三年為302.34元、四年為263.82元、五年為235.79元。平保(2318) 現價為88.85元,一、二、三、四及五年均價分別為77.36元、72.82元、61.21元、56.31元及51.68元。

二、弱勢股近年因種種原因而積弱,現價可能已升越一年平均價,但仍與上方的兩年、三年、四年及五年均價有相當距離,其中一個例子為長和(001),現價為78.45元,一年、二年、三年、四年及五年均價分別為83.62元、91.34元、92.10元、96.65元及105.29元。

三、其他股份匯控(005)、中移動(941)及建行(939)等則屬另一類,此等股份現價並非偏高,一些人甚至會說偏低,例如匯控(005),現價為66.70元,一年、二年、三年、四年及五年均價分別68.48元、72.22元、67.52元、66.09元及68.25元。中移動(941) ,現價為71.85元,一年、二年、三年、四年及五年均價分別75.72元、76.87元、79.21元、81.52元及82.44元。

由於各股正處於不同週期,意味著恒指的升跌會比較克制,即無大升或大跌,波幅亦會較細。這是因為大市上升時,很多股份都無跟隨恒指大升,例如,今番大反彈恒指升回30280點的頂價徘徊區,但一些股份的升勢明顯落後於恒指,例如,長和(001),上一個升浪乃於20178月升至最高價108.90元,頂價區域的頸綫位於95.00元,但於去年4月跌穿頸綫後,從未升回其上,呈大弱勢。

又如滙控(005),去年頂價區域位於72.0086.00元,自去年8月跌穿72.00元的頸綫後,最高衹升至今年53 日的70.50元,無法升回72.00元重要頸綫之上。再如建行(939),去年頂價區域位於7.609.39(最高價於去年1月出現),其後於去年6月下旬跌穿7.60元的頸綫,迄今從未返回其上。上述股份在這一個反彈浪股價大墮後。

可想而知,大跌市來臨時,很多股份本身股價不算高或已跌得十分低殘,未來下行的跌幅可能不大,變相拉著恒指不讓大市跌甩底。上述情況,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恒指的走勢及大市運行的模式(韻律),使牛熊市的界綫變得模糊起來。

在如斯市況下,散戶更難玩,尤其選股方面。例如,大旺市時,不少弱勢股在恒指大升數千點時,只升十個八個價位,或始終呆着不動,其價雖低,應否吸入?吸入後不升,豈非浪費彈葯?又如一些強股如騰訊(700)、平保(2318)及友邦(1299)等,股價已升至天頂價,在高位頻頻扯上扯落,散戶是否夠膽續追此等股份?此時追入豈非風險甚高?

目下很多基金轉買高息股避險,此舉是否值得散戶效法?答案乃見仁見智。不少基金經理預期,美國今年不會再加息反而會減息,將有利高息股上升。但不少高息股如中電(002)及領展(823)等,現價已升至天頂價,目前是否值得追入?再者,若然他日利率有所變動,如上升一兩次,屆時一眾高息股將回落,持有者將得不償失。

可見今年港股邪氣十足,恐怕沒有多少股民賺到錢。

筆者有一大投資守則,為不過度投資,戶口內常留現金,則縱然市況突然大逆轉,亦不會驚惶失措,大大影響組合的表現。目前大市已展開中期調整,何時可入市買貨長揸?

基於均值回歸理論,大市跌得遠低於長期移動平均值之時,乃是入市的最佳時機。以港股為例,目前恒指位於28268點,1年、2年、3年、4年、5年、6年、7年、8年、9年及10年平均綫分別位於28028點、28449點、26558點、25502點、25279點、24805點、24313點、23843點、23666點及23352點,反映現時恒指在各條移平綫的上方。從移平綫的指標看,大市跌至2400025000點的水平將有強力支持,屆時可考慮入市買股長揸,因其時港股的估值甚低,非常吸引。其時吸入,很多股份再跌幅度有限,上升潛力却很大。除非遇上數年才一遇的大熊市,連10年綫亦跌穿,則作別論。

個人將於75日晚上舉辦「以年綫圖分析下半年港股」研討會,歡迎各位參加。

(2019515日完稿)